日前,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19年度我市各级消协受理投诉情况的分析报告。报告显示,2019年,我市各级消协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29件,解决311件,解决率为94.53%;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6万元,接待来访、接受咨询3752人次。
一、投诉的基本情况
(一)从投诉性质来看,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其他问题占38.30%,质量问题占32.83%,售后服务问题占13.98%。产品其他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,占投诉总量的85%以上。(见图表1)
(二)从投诉商品或服务类别来看,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服装鞋帽、其他商品和服务类、家用电子电器,分别占投诉总量的15.20%、14.29%、13.37%。(见图表2)
二、受理投诉情况的主要特点
(一)投诉总量比去年有所下降,减少了19.95%。其中,质量类、计量类和其他类投诉降幅显著,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1.随着“放心消费”在全市的深入开展,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专项整治力度,建立“货真价实,质量安全,服务优质,纠纷快处”经营服务的新机制,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。
2.各级消协组织深入社区、学校、商场和企业进行消费教育,通过现场宣传讲解维权知识、公布典型案例、发布消费警示等方式,增强了消费者维权意识。
3.针对消费热点、难点问题,市市场监管局和市消协对上年度消费者投诉量排名较前的3个行业相关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。通过约谈督促重点企业加强管理,提高商品和服务品质,引导经营者与消费者出现消费纠纷自行和解,强化企业信用监督,营造了诚信经营的良好消费氛围。
(二)合同、虚假宣传和价格问题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,主要集中在销售服务、公共设施服务、房屋及建材、房屋装修等行业。
(三)供热、供水、供电、供气等公共服务问题易引发群体投诉,需得到重视。由于一些供热区域管道年久老化,极易发生供热管道爆裂、堵塞等问题,需要更换供热管道,但因我市尚未建立供热维修基金,所以更换管道难以实现。供热企业依靠局部抢修的办法维持供热,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市消协建议相关部门增强责任意识,尽快建立供热管网维修、养护、更新保障资金制度,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、优质的服务。
(四)未成年人使用父母手机玩网络游戏盲目消费成为难点。因为此类消费涉及银行、手机生产厂商、游戏公司和网络平台等多个环节,调查存在举证难、维权难、索赔难等问题。
市消协选择了几款手机网络游戏进行登录,发现不少手机网络游戏可使用手机商城账户直接登录,不需要另外注册和认证,致使未成年人使用父母手机便可轻易登录,并在游戏中产生高额消费。因此,消费纠纷发生后,如何确认是否为未成年人操作成为难点。
市消协建议监护人切实履行教育、引导、监督的职责,陪伴未成年人健康成长;身份证、支付宝、网银账户关系切身利益的信息,家长应当妥善保管,并从法律和技术层面杜绝未成年人登录网络游戏。
(五)预付式消费成为维权重灾区,经营者卷款跑路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娱乐健身、美容美发、餐饮住宿、教育培训、修理服务等行业,向广大消费者推送的健身卡、美容卡、足浴卡、洗车卡、蛋糕卡、积分卡、培训卡等消费预付卡越来越多。这些投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:一是虚假宣传误导。经营者以免费体验、高额折扣优惠、夸大宣传服务质量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卡,一旦消费者发现经营者不履行事先约定或承诺时,难以退卡。二是手续不规范。办卡时,双方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,经营者只为消费者提供一张卡片,一旦发生消费争议,消费者的权利难以保障。三是霸王条款限制权利。部分经营者利用协议设置消费陷阱,限制消费者权利。四是擅自终止服务。部分经营者因经营不善等原因,发生关门歇业、易主、变更经营地址等情形,不能继续提供服务,也未采取其他善后措施,更有不法经营者卷款跑路。
针对这些消费问题,市消协建议加快立法,加强管理;建立理事单位联合处理机制,加大监管力度;加强相关消费警示教育宣传,增强消费者自我防范意识。
上一条:
下一条: